5.《盛夏之死》
我們的「少年時代」。
6. 重讀 坂口安吾
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和話題性,導致了不幸被選中的字句變成了格言,格言卻失去了他的情境。
7. 推理:譽田哲也《草莓之夜》系列和中山七里《泰米斯之劍》。
姬川玲子這個角色,好像在水潭中不斷投石探問,圍繞著她自身的問題,案件的問題,更是在陽剛工作環境的性別問題,都是不斷擴散且互相干擾的波紋。
/
悲傷(而弔詭)的:加害者本身的,反人性的人性,犯罪幾乎是種極端的理性和洞察,而受傷的人們被迫走往非理性之道途。
8. 其他2017新書:《做工的人》,《文藝春秋》,《我住在日語》
9. 現當代台灣作家的中文創作:《花甲男孩》,《感覺有點奢侈的事》,《邦查女孩》
10.漫畫:重看中村明日美子《哥白尼的呼吸》及其他
即便在她更為「純愛」的作品,她仍是耽美到近乎獵奇的。在她的筆觸之下,並置重疊的畫格,以及兩個主體的接觸,不就是不可超過特定距離靠近的原子或星球,一旦接近導致的驚心和恐怖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