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30 進擊的巨人
特別來賓:鱷魚先生 ●《進擊的巨人》呈現Continue Reading
甜寒
特別來賓:鱷魚先生 ●《進擊的巨人》呈現Continue Reading
漾動的是澎湃的笑與淚,先於沈思。原本自然界殘酷的「進食/被食」位階,有著快樂與尊重。
而身為造夢者先驅,不像克里斯多福.諾蘭(Christopher Edward Nolan)的規則堅實的推演,也不是戴倫.艾洛諾夫斯基(Darren Aronofsky)濃稠的(教科書樣本)精神分析感,今敏所製造的夢境,有一種比夢更虛幻的味道。那是通勤電車上日復一日看著自己的倒影,偶然閃過的一道陌生與異變。又可能,是你自己真的變了、動了。
與其問《進擊的巨人》的故事可以提供什麼,我想問的是,我們可以承受故事到什麼樣的地步?
原文刊載於釀電影。 吾峠呼世晴所著之《鬼Continue Reading
Is it not possible to just “let people speak in human’s way, let dogs bark like dogs" without any hesitation?
霙的沉默遲疑,希美的明朗健談,霙吹奏雙簧管的秀逸,希美一度罷黜長笛的澀滯,不是以誰比較需要誰、誰因而更焦慮作關係中的位階,而是誰更自由,誰更希望誰自由的拉鋸。
延續《犬之島》的世界,或許我們可以自行透過「如果」,這樣的奇幻設置,穿梭到更遠的地方。如果當時沒有按下紅色按鈕,如果這世界的貓消失了(在《犬之島》裡沒有話語權、被邊緣化的貓),如果少年不是有來由地愛狗,而狗不是無來由地愛人,如果無論如何腐敗仍會重來,如果你的眼淚甚至沒有果核大小的意義,而你是誰?我是誰?我們可以成為誰。
In the animal kingdom the rule is, eat or be eaten; in the human kingdom, define or be defined. (Thomas Szasz)